查看: 2006|回复: 0

波兰人在哈尔滨系列之一“不解情缘”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7-7-10 06: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今年4月21日至5月3日期间,哈尔滨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了《波兰人在哈尔滨》的展览。由于这段时间不在哈尔滨,未能前往。我尽量整理了一些有关波兰人在哈尔滨期间的故事与影像,以供大家一起重温那段历史。

  

  △ 波兰:欧洲历史上一个历经磨难的国家

  说起波兰,政治家会想到“波兰悲剧”,一个亡了四次国的苦难民族;科学家会想到“波兰骄傲”,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和钋的居里夫人;艺术家则会想到“波兰音乐”,肖邦手指下哀婉凄美的曲调;而愤青则会想到“波兰文学”,创作了《十字军骑士》的显克微支让人无法忘怀。那么如果把“波兰”和“哈尔滨”放在一起,你会用什么关键词联系起来呢?我们不妨回溯一下数千波兰人在哈尔滨的故事,相信你会有自己的答案。

  

  △ 这是一张1902年法文版的哈尔滨地图,可以清晰的看到中东铁路在城市中的走向。Tsi-tsi-kar为当时黑龙江府治所在地齐齐哈尔;Pt.Arthur亚瑟港(为俄国对旅顺口的旧称);Vladvostock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国人习惯称之为海参崴)。而如今的道理和道外沿江区域那时还是一片沼泽、滩涂。

  由于19世纪中叶,俄国开始紧跟英法等先进国家的步伐,展开国内铁路建设时,只有像波兰、波罗的海沿岸、乌克兰等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既能提供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相对优越的施工条件,所以也就成为了俄国铁路事业最发达的区域。像华沙铁路局及其所属的维斯瓦机械车辆厂(“华沙铁工厂”)就是俄国道路交通和公共建筑总局体制内最具实力的单位,后来沙皇军队成立专门铁道兵,参加在巴尔干、中亚乃至远东的战争,都征招大批波兰技术人员随军行动。自然,沙皇尼古拉二世志在必得的中东铁路工程也少不了波兰人的服务。中东铁路建设局,更是集合了全俄最优秀的基建、机械和通信方面的人才进行施工,波兰籍工程师约占30%,技术人员约占80%。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一些波兰人也同大批俄国人一起进入哈尔滨和中东铁路沿线的地方,不过由于波兰在18世纪未已经被沙俄、普鲁士、奥地利瓜分,所以当时的波兰人没有独立国家的侨民身份,而是以俄国或其他国家侨民的身份进入的哈尔滨。

  

  △ 松花江铁路大桥(Sungari的译音为松噶里)

  1898年,俄国政府正式决定在此建立一座大型城市,充当经营中东铁路的基地,而哈尔滨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现代化建筑,就是中东铁路咽喉工程——松花江铁路大桥(旧称松噶里河大桥),此桥是当时远东罕见的特大铁路桥,全长1 015.15米,设计桥孔多达19眼,桥孔宽度7.2米,由于在当地根本无法获得造桥所需大跨度的桥桁梁,波兰裔的中东铁路桥梁总工程师连多夫斯基不得不求助华沙铁路局,后者兴建了宽度比松花江铁路大桥还要大的维斯瓦河铁路桥,相关技术和工艺能够满足施工需要。为此,华沙维斯瓦机械车辆厂生产了造桥所需的的超大型桥桁梁预置件,经铁路和轮船多次转运抵达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再经乌苏里铁路支线运抵乌苏里江畔的伊曼港,最后由内河火轮顺乌苏里江而下,经黑龙江、松花江运到建桥工地,最后在多达百余名华沙技工的监督下现场拼装架设,于1901年竣工(上海的外白渡桥建于1902年,天津的海河桥建于1907年,而松花江铁路大桥相对要宏伟的多)。

  

  

  △ 松花江铁路大桥与华沙维斯瓦河铁路桥犹如“孪生姐妹”,屹立在世界的两端(维斯瓦河铁路桥曾在70年前被侵占波兰的纳粹德军炸断,以阻止苏联红军的前进)

  欧洲移民纷纷在哈尔滨开办旅馆、商店、饭店、咖啡馆、面包房、乳品厂、屠宰场、面粉厂。1900年,波兰裔俄商乌卢布列夫斯基发现哈尔滨的欧洲人口急剧增加,过去他从哈巴罗夫斯克向哈尔滨船运啤酒的销售办法俨然跟不上形势,索性在新哈尔滨(南岗)的花园街买地开办酿酒厂,这就是中国第一家啤酒生产厂。乌卢布列夫斯基还从俄国本土和波兰聘请技师,从德国进口啤酒花,接着又在中东铁路沿线的一面坡建起第一个啤酒花种植基地,使啤酒厂很快发展到年产三百吨桶装生啤规模。本来乌卢布列夫斯基供应的对象是欧洲人,而哈尔滨当地的中国人则以黄酒、烧酒为主,但经不住“开洋荤”的诱惑,从试一试到一来二去,也迷上了这个“新玩意儿”。哈尔滨人也就此成为最早接受啤酒文化的一群中国人。

  

  △ “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在1900年2月,今南岗区花园街头处开办,年产啤酒三四十万瓶,这是中国的第一家啤酒厂

  有了酒,没有肉怎么成,同样在1900年,俄国商人伊万·雅科夫列维奇·秋林在老哈尔滨(香坊)开办以自己姓氏命名的洋行,依托西伯利亚和欧洲的货源,很快成为哈尔滨乃至整个满洲最大的百货公司,尽管这家公司现在早已不复原来的辉煌,但它却为哈尔滨当地带来一道不可磨灭的美味——“波兰-立陶宛风味灌肠”,其首创者就是得到秋林洋行赞助的俄籍波兰人特洛姆·伊西耶尼科夫。这种灌肠是以猪肉和牛肉混合,味道独特,成为下酒的佳品。这种灌肠一直沿用俄语音译“里道斯”为名,1964年,当时的黑龙江食品公司废止了此前一直沿用的10种主要欧式产品的音译名称,而“里道斯”因外表为枣红色,而被改名为“红肠”。后来也成为今天大江南北熟知的哈尔滨“红肠”。

  

  △ 早期的南岗秋林,经过后期的改建、扩建才成为如今模样

  中东铁路,改变了哈尔滨传统的移民路线与移民成分,大量欧洲移民带来先进的技术与多样文化,促使哈尔滨的发展具有多样性。波兰侨民在哈尔滨的人数与其他国家的侨民相比,仅次于俄侨,但具体数字可能是个谜(因从各方得到的数据相差较大,这里就不在赘述了)。总之随着波兰侨民的增多,哈尔滨也逐渐形成了在特定地域内,具有共同社会交往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独立或半独立的生活群体——波兰人社区。

  

  △ 建于1907年的圣·斯坦尼斯拉夫(波兰天主教)教堂

大话哈尔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3-29 06: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