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39|回复: 1

[旅游问题] 多一些微笑 波兰之旅就完美了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07-10-11 11: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团抵达波兰首都华沙时,是个星期日的下午。从机场至市区途中,街道静寂,两旁的树木陆续换上鲜黄色的秋装,点缀着干黄的旷地。到了市中心,又见另一番景象。在市中心,古迹、办公楼、民房交错而立,多走几条街后,很难不发现,多数的民房单位都有个小露台,而露台上总会见到一盆又一盆开得灿烂的花卉植物。   波兰人似乎都很珍惜这一小片从房子伸延至外的空间。他们不像多数的新加坡人,爱以窗户或铁窗把露台封起来,而是用盆栽把它装点成城市的另一道风景。   这一趟波兰采访之旅,可说是“开会之旅”,抵境的第二天,早上安排了三场会议,中午是午餐会议,下午又是三场会议,晚餐是同当地的记者交流会。一天的会议内容尚未消化,第二天一早又是三场会议。从一场接一场的会议中,我们注意到:见我们的官员,都很年轻,多为四十来岁。这或许说明了,说英语的多是年轻一代,上一代掌握的外语多为德语和俄语。   波兰旅游局和弗罗茨瓦夫发展局的讲解会也让人印象深刻,他们的讲述都配以电脑照片或影片。全部的会议中,只有克拉科夫旅游局局长瓦利茨基不说英语。他在旅游局任职35年,似乎可作为波兰传统官员的“典范”,他并没有提供印刷品给我们,也没有助理助阵。我们同瓦利茨基的语言虽然不通,但感觉上,他很稳重,甚以自己的城市为荣。他让我想起了在华沙的午餐交流会上同我们会面的前国防部长奥内什凯维奇。他们的青春同样是在共产体制下度过的,但国家体制不影响他们对国土的感情。 为买马桶盖曾排两天队   奥内什凯维奇提及他同波兰团结工会联合创立人瓦恩沙一起斗争和他后来蹲政治犯牢房的日子。在回答他在留学后为何回返波兰这个问题时,他脱口而出:“因为这里才是我的国家!”弗罗茨瓦夫市政府城市促进局局长罗马斯坎同我们共进午餐时也强调:弗罗茨瓦夫是波兰最好的城市。曾经经历过物资匮乏的日子,他们都希望日子会越来越好。罗马斯坎说,想当年,他为买一个马桶盖子,排了两天的队,现在没有这样的问题了。   八天里,开会的时间多,观光的时间少,但在三个城市各为两个小时多的观光时间里,所经过的街道都相当的清洁。通译员罗古斯基说,扔垃圾的人还是有的,仔细留意,确是见到一些垃圾。或许,他该来新加坡看一看,“惊叹”一下新加坡的垃圾虫“横行”的程度。   此次波兰行,有机会同两位波兰同行会面,这两个新闻工作者都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很有条件同他们约100万个同胞一样,在境外就业,赚钱倍增的工资。同我们共进晚餐的《经济脉搏》(Puls Biznesu)记者耶德林斯基说,人离乡贱,他宁可留在波兰。见到异国同行,很自然会问的问题是:“这里有新闻自由吗?”我们到《日报》(Dziennik)会见国际组主任塔拉嘎时,他不假思索便答道:“谁都可以针砭时弊,但是,如果‘一针’下去真‘见血’的话,你就等着收对方的律师信好了。”   通译员罗古斯基说,他最喜欢波兰的秋季,秋天的色彩犹胜春花的艳丽,的确,记者团在秋高气爽中游览波兰,甚为写意。美中不足之处是有些服务业者尚未能接受服务的“真谛”。在华沙历史博物馆里,记者在两个展览室之间欣赏楼梯的结构,后面响起波兰语吆喝声,转头一望,发出声响的管理员改用英语,要记者朝出口前进。原本以为是记者肤色比她深的缘故,后来,听见另一名管理员也同样在“下令”一个美国旅客朝出口走去。博物馆成立于1936年,或许,几十年来,她们已经习惯如此对待“侵入”博物馆的游人。 机场遭遇令人“难忘”   机场的遭遇更是叫人“难忘”。事缘我们想取回消费税,经询问处人员“指点迷津”后找到了牌子,朝前走向柜台,向对方表示要取回消费税,对方的回答是:“这里是审查护照的地方!”问她取税柜台在那里,她给的答案一模一样。身旁的同事再问她,我们该如何走向处理消费税务的柜台,答案依旧一样,我们再多问一次,结果,答案竟然还是一样!记者唯有向附近的航空公司柜台询问,结果发现,退税柜台就在该“审查护照柜台”旁边!两者成一直角。该“护照审查官”能说英语,却不懂得待客。倒是退税柜台那一位英语不流利的男官员,很认真地向我们解释手续。机场是第一关,波兰如果真的要在旅游业“大展鸿图”,看来得先把这一类只有“单一功能”的“护照审查官员”淘汰掉。 似乎还不习惯亚洲人出现   感觉上,波兰人似乎还不习惯亚洲人出现。尽管旅游官员强调,波兰重视中国和印度市场,但业者似乎还没有作好心理准备,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我们回返华沙,于10点多钟到华沙古城广场上资讯局定好的餐馆用晚餐。服务员走过来,劈头便说道,我们将吃的是一份120波兰兹罗提(60新元)的套餐,这一张是酒单,但是,点酒得另外付钱。他似乎在说,你们有120兹罗提的免费餐,有钱才点酒。后来,我走向柜台,想要个名片,站着的女人瞪了我一眼,转头说话,等她把头别回来时,同样对我视而不见。餐馆经理后来致歉时说,柜台人员不懂英语,但微笑不是国际语言吗?   旅馆业的星级似乎不能代表服务素质。第一家五星的Meridien Bistrol,服务绝对有五星水准,第二家四星的Art Hotel则达不到三星的水准。倒是第三家三星的Hotel Poleski,由于新、装潢又像个家的缘故,让人想多住几天。因为,我们一“回家”,服务员会有一声问候。第四家华沙的五星级Novotel最叫人失望,在其餐馆用了两天早餐,都没有服务员问一声:“要咖啡还是茶?”但整体服务还算好,柜台就真的不够五星了,退房时,服务员将手续办好了也不说一声便走了进去,等她走出来问她,才说已办妥了。   回程时,记者团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过境。由于要等待六个小时多才能登上回国的飞机,我们于是搭乘火车至市区走了一圈。下车后,视觉上觉得阿姆斯特丹市容同华沙有相似之处,眼前也见纵横交错的电车线路,也见现代建筑物从古老的建筑群中“突围”而出。可是,当我们在大街小巷穿梭了一阵后,终于感觉到,华沙缺的是阿姆斯特丹的那种大都会胸襟。荷兰人对黄皮肤的过客“见怪不怪”。我们很快便发现,街道旁偶尔会出现印度人经营的礼品店和餐馆。这应该就是导致两个城市不同的因素吧?   无论如何,曾经在欧洲版图上消失的波兰太独特了,那是一个会让你告诉自己:“我还想再回来”的地方。希望,在中国和印度旅客多起来后,对亚洲人“另眼相看”的波兰人再也不会觉得亚洲人那么“出众”了。     犹记得几个月前到非洲采访时,所到的四个国家,处处见到的都是喜见客从远方来的笑容,记者团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过境时,每进入一家商店都会赚得一个微笑或一声问候,若是波兰的“遭遇”也是如此,那么,波兰之旅就真的只能以“完美”二字来形容了。 來源:早报网
发表于 2007-10-11 19: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此记者那几天运气不好,其实有一些是文化的差异引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我们

本版积分规则

办公地址|手机版|首页广告|关注微信|加入我们|合作伙伴|联系方式|民藏人|波兰华人资讯网

GMT+8, 2024-4-17 07: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特别声明:本站提供网上自由讨论使用,所有个人言论仅代表网友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论坛立场,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转载本站内容请标明文章作者和出处! 网站地图:SITEMAP.XML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